26. 对小红书刻板印象的反思

平时我会使用小红书来查一下景区攻略和美食。今天突发奇想,既然小红书是女性用户比重较大的平台,那么如果我搜索男性向的内容会怎么样?

于是,我尝试在小红书上搜索了「Galgame」[1]。结果令我颇感惊讶,因为我一直认为这种游戏类型大多偏向「媚宅」[2],与小红书的平台调性似乎不太相符,应该不会有太多相关内容。

然而,搜索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小红书上不仅有 Galgame 相关内容,甚至还有一些在我看来略显「重口」[3] 的讨论。用户们提及的游戏类型相当多元,甚至包括血腥暴力、带有「媚宅」元素的,以及成人向的作品。当然,正如我所观察到的,讨论这些内容的可能只是小红书上的一小部分用户。

更令我惊讶的是,许多在我看来明显是面向男性玩家的游戏,竟然也有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评论和感想。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尽管不少帖子也会指出作品的不足,甚至带有对制作方「物化女性」倾向的批评,以及对女性向 Galgame 的期待,但整体评论氛围却出乎意料地平和友好(当然,对比的是互联网的其他帖子,而不是现实中的对话),与当下互联网常见的戾气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评论并非是空洞无物、泛泛而谈的,更不是人身攻击或无脑站队。即使是带有情绪表达的语句,也显得理性而克制,与一些网络平台上的激烈言辞截然不同。(当然我自认为应该是当前浮于表面的那些互联网内容的声音实在是有些尖锐了,以至于现在我对于这种没有精心准备的谩骂都无感了)

此时此刻我就感觉到很唏嘘。原来我一直都错怪小红书了。我一直以为小红书的内容多半都是我的刻板印象里面的那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小资消费主义、奢靡、寻乐主义。比如常见的「人一辈子总得来 XX 地方一次吧」、「时髦节日 \ 季节穿搭」这类内容,给我留下了平台过于追求表面光鲜的印象。坦白说,我曾经对这个平台抱有一些轻视,因为这个平台总是能产出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帖子。

但是今天的这个发现,就让我突然间释怀了。其实平台大了什么都有,必然会呈现出内容的多样性。就好比在 B 站上总有许多虚拟主播爆金币,但是却又得不到足够的情绪价值的人;在 QQ 上总是能分享到许多逆天小故事的人;在抖音上,也有很多离经叛道的人在展现他们的行为艺术。

小红书作为一个流量挺大的平台,又怎么能没有一些小小的不太常规的人去发表一些不太符合社会价值的内容呢?

此外,我必须承认,在小红书中看 Galgame,我会默认将每一个留言的人都当作女性。而他们当中有一些留言、发言、评论,会让我感觉到很新奇,因为这是过去我从来都没有注意到的点。
而且我不得不吐槽的是,居然有这么多人,会因为某些人说:「某某 Galgame 是神作,值得一玩」这一句话,被骗去玩某些男性向 Galgame,结果许多人被骗去玩了之后,直呼媚宅程度太高,无法接受!
一天天推销自己玩过的作品,结果却把别人恶心到了,并且还败坏了路人缘,结果当别人说这个作品不好的时候,就会去帖子下边维护自己的信仰,我总算是明白这个互联网的骂战逻辑闭环了。很多小白奔着神作去玩了 Galgame,结果就感觉被骗了,毕竟神作剧情无法遮蔽 gal 的部分。更有甚者,居然拿「十二神器」去骗人,神器可不是神作,只是内容稍稍有点超凡脱俗。更何况,十二神器是和十二魔器坐一桌的。然而我已经看到了有许多人被骗到留下心理阴影了。

对不起,済みません,sorry,adios。广大小红书用户,之前我一直都误解你们了,之前的我一直都被深深地困在刻板印象里面。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不得不承认,用户基数大确实有其优势,或者说,社区活跃度高是好事。就像是 「 百花齐放春满园 」那般,人多了我才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观点。

大家都接地气地随便发表一点评论,能够看到的东西也要比一篇所谓的深度剖析要来得多得多。

总之,我会开始使用小红书,来看一看在不同视角下的作品到底是怎么样的。

各种注释


  1. Galgame,即美少女游戏,是一种源自日本的视觉小说类游戏。这类游戏通常以恋爱剧情为主,玩家扮演男主角与多位女性角色互动。 ↩︎

  2. 「媚宅」通常指作品为了迎合特定男性受众的喜好,刻意设计带有性暗示或过度美化的女性角色和情节。 ↩︎

  3. 「重口」在这里指口味较重,超出一般人接受范围的内容,例如血腥暴力、色情等。 ↩︎